俗话说,“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”,足以证明人类声音的重要性和独特性。发音对于脑的进化,人的社会行为和智力发育都不可小觑,同时也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无法媲美的,它是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之间达到了高度的整合的结果。
人的发声器官在哪里 喉的解剖。说到人的发音器官,就得先了解喉部的构造。喉,位于颈部中央,上接咽腔,下续气管,由5块喉软骨构成——甲状软骨、环状软骨、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。不仅是气体进出的门户,也是人类发音原动力器官,成年男性的喉长约4.4厘米,女性长约3.6厘米。
声带。图片为作者提供。每条声带的前端附着于甲状软骨,后端分别连着两侧的杓状软骨。它们可以活动:呼吸时分开声带,发声时则使声带闭合并拉紧它们。声带是一个弹性结构,通过周围喉肌和喉软骨的协同牵拉作用,可延长约50%。
喉和人体其他大部分器官相比属于小巧的结构,但功能却巧夺天工,要想模拟其功能,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喉腔内具有开合功能的声门主要是控制气体进出,对下呼吸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,只有声带以及周边完美配套的喉软骨、众多喉肌的存在,才让说话成为了一种可能。
声音如何才动听声带是神奇、美妙、结构简单精致的多功能乐器,那两片薄薄的结构能够产生众多的声调。任何声音的产生都必须满足3大要素:
1.能量来源:呼出的气体。说话时产生的力是7cmH2O(厘米水柱),唱歌时产生的力是5-35cmH2O,力的大小不同,音调和音量就会出现差别。这种力是靠支配呼气的肌肉产生的,功不可没的还有膈肌的上提作用,这就是传说中的“顶你个肺”。这些肌肉不但能够影响音调,对于音量和发声的间期也有重要调控作用。腹部肌群可帮助用力呼气和延长呼气,在大声说话或持续讲话中起着重要作用,所以是发声重要的支撑点,有些人说话“有气无力”,就是指声音的能量来源出现问题。
因此,由呼吸调控的歌声才是美妙的,歌唱的原动力就是来自呼吸之间。声乐界素有“谁懂得呼吸,谁就会唱歌”之说。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式不仅能让你在 KTV大显身手,成为为“麦霸”,更让人激动的是:竟然也可以锻炼出平坦的腹部和挺拔的胸部。而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,唱歌时不仅会脸红脖子粗,青筋暴露,还常常会出现高音飚到飞,低音却下不来的尴尬状况。
2.产生振动:声带的运动。声带是歌唱之本,歌声是声带振动所产生的自然嗓音的优化、美化和升华。声音处于低音区时,声带振动比较缓慢,在唱假声时,声带会紧绷到极限,此时声带的振动会非常剧烈。声带是人体承受撞击力和剪应力最重要的部位,和我们能够看见的乐器相比,它其实很脆弱。歌手的声带会日渐磨损,很多经常使用嗓子的人还会出现声带充血,比如教师,律师,电话销售员,主持人等。
此外,音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带的长短,唱高、中、低音的歌手声带长短有所不同。
高中低音的声带长度。图片来自黄钟 中国•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声带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两根琴弦,更是自己身体上独有的乐器,因为看不见也摸不着,就得通过科学的训练如何去弹奏它,感知它。
3.具有共鸣的结构:共鸣是一种共振现象。歌唱时的共鸣,就是根据发声的原理,通过振动引发声带发出“音响”。原本细小而微弱的声音在人体的各个共鸣腔里得到充分的共振后,能产生大量的泛音,这就是歌唱的“共鸣”。这种共鸣产生了音量的扩大,音色也随之得到美化。
头部共鸣腔。蓝色——上颌窦 紫色——筛窦 绿色——额窦 黄色——蝶窦 粉色——鼻腔根据共鸣腔的人体部位可划分为两部分: 第一部分是上部共鸣腔,包括鼻腔、上颌窦、额窦、蝶窦等;第二部分是下部共鸣腔,包括口腔、咽腔、喉腔、胸腔等。
在歌唱时奋力的打开喉咙,如同汽车鸣笛,最大限度地发挥共鸣腔的功能,起到“扩音器”的效果。打开喉咙的要点是使喉、口、鼻等整个咽腔形成一个适合发声共鸣的管道,这个管道叫作“共鸣管”,决定着歌唱音量的大小、音色的好坏、音域的宽窄。打开喉咙可确保声带不受干扰而正常发声,同时也是深呼吸重要保证。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歌手在唱副歌时会微微仰起头,以打开那个“共鸣管”。
“中国好声音”选手 李维真值得一提的是,声音的大小和高矮无关,因为在唱高音时,主要靠头腔共鸣,中音是口腔共鸣,低音则以胸腔共鸣为主。所以,哈尼族“小王子”尽管个子不高,却依然能够唱出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音~
综上所述,这些器官造就了人的独特音色。很多人的声音听起来很美妙、磁性,就是因为呼吸、声带振动和共鸣这三者达到了和谐的境界。
“变声”是怎么回事儿童和成人的嗓音不同,主要就是因为声带的长短不同。青春期之后,喉部发育速度突然变快,共鸣腔的体积也随之变大,共鸣作用会更强,就好像汽车的发动机多了两个缸。
但喉毕竟是组合结构,发育速度会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或不协调性,此时期的声音不稳定,会表现出声音粗糙、嘶哑、甚至有时不能控制发音,在飙高音的时候尤显困难,有的人还会出现奇怪的音调,这就是所谓的变声期。
变声停止后,音域可增宽到两个8度以上,可音调却变低了,女性青春期的喉部变化不如男性明显,一般都没有明显的感觉,在不知不觉中声音就过渡到成人的音调和音域了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男孩子的变声期有着敏感的听觉辨别力。
人至老年,身体各部器官开始退化,喉部的肌肉也开始退化和萎缩。因此声音又有较大的改变,这就是人生中的第二次变声期。
最后,我们来总结一下怎样才能唱出“好声音”:
1.要有健康的声带。正常的声带呈白色,表面光滑,边缘整齐、笔直,未长有小结或息肉。所以要避免用嗓过度、减少烟酒摄入。
2.歌唱是脑力劳动与身体运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运用。发声时需要大的肺活量才能为歌唱发声准备好足够的发声动力,所以得拥有健康的肺与强壮的体魄。
3.良好的节奏感和乐感,这个就既需要天赋又需要后天训练了。
参考文献:
1 《格式解剖学》第38版、第39版
2 《眼耳鼻喉应用 解剖学》眼耳鼻喉应用解剖学,韩建生主编
3 Hertegard S.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laryngeal physiology from high-speed digital videoendoscopy? [J]. 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,2005,13( 3) : 152-156.
4 Cieciwa S,Deliyski D,Zielinski T. Fast FFTbased motion compen- sation for laryngeal high-speed videoendoscopy[J]. Proc 4th In Workshop on Models and Analysis of Vocal Emission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MAVEBA,Florence,2005,4( 2) : 129-132.
5 沈湘.沈湘声乐教学艺术[M].上海:上海音乐出版社,1998.
6 Ling C,Yamashita M,Zhang J,et al. Reactive response of fibrocytes to vocal fold mucosal injury in rat[J]. Wound Repair Regen,2010,18( 5) : 514-523.
相关文章
评论: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